关于表彰2019年度优秀学术论文的决定
徐水学z2019{24号
各县水利学会、各会员单位:
2019年徐州市水利学会围绕“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主题开展了征文活动,共收到学术论文近40篇。对征集的学术论文从“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学术性、逻辑性”五个方面进行了评审,通过专家网评、现场综评、网上公示等,评选出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8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14篇。为鼓励广大会员撰写论文的积极性,经研究决定,对评选出的2019年度优秀学术论文进行通报表彰。
一等奖(8篇)
1、递进式生境演替技术在老房亭河黑臭河道治理中应用(市水科所/范敬兰,丁维程)
2、徐州市云龙湖水质变化规律与保护对策分析(徐州工程学院/万 蕾,孙咏林,孙晓虎)
3、云龙湖近三年水质变化研究及水质提升浅析(云龙湖水库管理处/冯珍珍,汪永进,付浩)
4、浅析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奎河为例(中国矿业大学/吴端煜,刘汉湖)
5、徐州海绵城市建设中生态植被配置的研究(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史志鹏 ,何婷婷,刘美艳)
6、煤层气井产出水人工湿地处理先导性试验(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孙悦,冯启言,张宝军等)
7、原位改性H2O2水热炭对水中四环素的吸附特性研究(徐州工程学院/谭珍珍,安天一,杨正武等)
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农村水利基础(沛县水务局/郑卫锋)
二等奖(14篇)
1、海绵城市的实际工程应用--以徐州市为例(中国矿业大学/曹阳,王晓,向语兮)
2、丰县多措并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丰县水务局/井然,于建)
3、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法发展新命题(徐州工程学院/郭莉,吉文清)
4、某城市内湖水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徐州工程学院/孙凌,刘加强,潘政宇等)
5、生态海绵体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中国矿业大学/陈媛媛,王晓 ,吴若平等)
6、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现状与趋势(中国矿业大学/程涵宇,刘汉湖)
7、改进的微波生物炭对亚甲基蓝吸附特性研究(徐州工程学院/葛啸,杨正武,曹澄澄等)
8、微波炭对水中盐酸四环素的吸附特性研究(徐州工程学院/谭珍珍,杨正武,安天一)
9、徐州地区分散污水处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徐州工程学院/曹文平, 衡强强)
10、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张刚)
11、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市水利建筑设计院/张舒,李亮,何旭等)
12、关于推进沛县水利(务)事业新发展的几点思考(沛县水务局/郑卫锋)
13、云GIS技术在区域水利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应用(铜山区水务局/佟保根)
14、徐州公共市政用水信息化探讨(徐州首创水务公司/张峤嵘)
三等奖(14篇)
1、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徐州工程学院/徐晨,张惠芳,丁逸等)
2、推进河道治理,生态水利先行(中国矿业大学/吕红莉,刘汉湖)
3、我国湿地水环境存在问题、保护措施及策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王静贤)
4、经济景观型生态修复设计治理京杭运河徐州段岸线的探索(节水基地/李家振)
5、聚焦生态河湖突出绿色发展(沛县水务局/王磊)
6、我国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中国矿业大学/卓孟宁)
7、关于现代水资源管理机制的思考(中国矿业大学/宋媛)
8、海绵城市建设与水系规划(中国矿业大学/刘明杰,王晓)
9、简述城市地下水污染的常见类型及修复方法(中国矿业大学/向语兮,王晓,曹阳)
10、小麦秸秆基生物炭吸附阿莫西林特性研究(徐州工程学院/史娟娟,陈颖,郝若楠等)
11、小麦秸秆生物炭对水中阿莫西林的吸附研究(徐州工程学院/陈颖,史娟娟,郝若楠等)
12、荧光探针应用于水环境中金属离子检测的研究探讨(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聂景,沈士德,张宝军等)
13、地表水厂饮用水源突发污染应急方案与案例解析(沛县水务局/王 朋)
14、市政给排水工程顶管技术探究(市水利建筑设计院/何旭,张舒,李亮等)
希望获得表彰奖励的优秀论文作者再接再厉,继续创新,勇攀科技高峰,希望广大会员向他们学习,热心学会活动、刻苦钻研科学技术,为徐州水利现代化作出贡献。
徐州市水利学会
2019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