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资源管理当中的节水策略
佟保根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水利局 江苏徐州 221100)
摘 要:用水、节水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涉及到每一个人。本规划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措施的有效结合;必须依靠全社会节水意识的加强及全民的响应;必须依靠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必须要有强有力促进与保障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节水;策略
1.工业节水基本策略
1.1强化工业企业节水管理
开展企业水平测试工作与用水统计工作,对企业实行严格的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参照用水定额下达年度用水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用水考核。实行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收费制度。
工业企业要及时开展水平衡测试和查漏维修维护工作,强化对用水和节水的计量管理。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要分类计量,主要用水车间和主要用水设备的计量器具装配率达到100%,控制点要实行在线监测,杜绝“跑冒滴漏”等浪费水的现象。
1.2加大以节水为重点的产品与原料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
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和原料结构。通过增加优质、低耗、高附加值、竞争力强的产品种类和数量,优化工业产品结构;逐步加大低耗水原料的比重,优化原料结构,提高用水效率。
1.3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水发展
煤炭行业: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各种类型的矿区生态建设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与生产同步的生态恢复建设机制。加大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的力度。
电力行业:控制新建燃煤电厂,压缩小火电,关停和替代老旧机组,适度发展核电,鼓励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发电。
化工行业:以结构调整和清洁生产为重点,关闭污染严重的小化工企业,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附加值低的品种。加快技术进步,推行清洁生产,节能节水,降耗减污。
造纸行业:要从调整原料结构入手,大力发展木浆,积极利用废纸浆,降低非木浆比重,压缩草浆。对重污染行业实施规模政策,企业最低规模:木浆纸厂年产10万吨,新建、扩建化学木浆规模年产30万吨,化机木浆10万吨,草浆3.4万吨,其他非木浆生产线5万吨。
其他轻工行业:关闭污染严重、技术落后、不符合经济规模的小制浆厂、小制革厂、小酿造厂、小糖厂等,淘汰落后工艺和落后生产能力,加大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企业最低规模:制革新建、扩建年产10万张(折牛皮);对新兴的矿泉水、纯净水生产制造企业加强用水管理。
1.4节流和发展循环供水系统
企业要做到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大力发展循环供水系统,改进水处理设施及其工艺,并重新对供水系统进行评价。
一个企业的节水工作,需要根据主体生产工艺结构进行综合平衡,从中找出最优的供水方案,而采取节流措施是实现上述方案目标的重要途径。节流也是节能的重要途径。
1.5建设企业内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资源化
在企业内建设污水处理厂,并回用经过处理的污水,技术是可靠的,而且收益可观。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要加强运行管理,使其真正发挥节水减污的作用。
1.6开发、采用先进的节水型生产工艺及先进的水处理技术
为了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在各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车间设备大修改造的同时,应淘汰落后的用水设备和高耗水设备,选择节水型生产工艺或不耗水工艺,从生产的源头抓节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7积极认真地做好循环水水质稳定工作
循环水水质的稳定,直接影响到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生产。因此,保证循环水水质的稳定是保证循环系统及设施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保证用水设施正常生产的必要条件。由于各地水源水质不同,同时用户使用的原料、工艺不同,使得重复利用水的水质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应对不同水源的水质进行研究、试验,对症下药,选择适合的水质稳定剂。
1.8加强对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企业的节水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的行业及地域垄断性将被打破或受到严格限制,必须加强对供水企业的行业管理,尽快实现政企分开,可以首先从改变由其向用水户代收水资源费的方式做起。
水资源费的收取基本类似于赋税征收,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行为,而不是企业行为;征收对象应是供水企业自身,而不是其用户;征收依据应按供水企业的原水取用量收取,而不应按其售水量收取。只有如此,才能促使供水企业高度重视节水,将节水作为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从而进一步改革城镇供水企业体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如对城市内各水厂的供水实行竞价进网,使供水企业真正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变成商品经济社会遵循公平交易规则的普通参与者。
2.农业节水基本策略
2.1加强农业节水管理
在建设农业节水工程的同时,应加强农业节水管理,建立科学的、完善的水利固定资产经营管理体系。在现有水利工程确权划界的基础上,按照《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及具体的实施细则或办法,全面划定和明确灌区管理与保护的范围,新规划的渠系和建筑物工程,明确权利和界限,并颁发土地使用证书。要改革水费计收制度,提高水价,把农业供水推向市场,按市场法则建立起灌区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并以水价为改革龙头,实行产业化管理和运营,增加的水费收入用于灌区节水技术改造,走上良性节水发展机制。
抓几个节水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试点,尽快拿出包括用水权指标分配、田间灌溉用水定额制度、完善量水测水设施、水费计收管理改革等内容的试点方案,使农业节水管理更规范。
2.2促进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推进节水发展
农业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实施标准化是壮大区域经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目前由于铜山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节水工程建设投资巨大,节水工程必须服从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促进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种植业结构进行预测和调整,并对节水工程措施通用性、适用性的加以考虑,才能推进农业节水的发展。
2.3推广节水灌溉和生物防治技术,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节水农业,把推广节水灌溉和生物防治技术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减少农田灌溉水的流失,从而防止农田内的大量农药、化肥进入水体,减少农业面污染源的产生,保护生态环境。农业的节水不仅能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而且是保障城市和工业用水的有效途径。
3.生活节水基本策略
3.1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
将水平衡测试工作逐步在城市非工业单位中推行,分类分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逐步扩大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制度的实施范围,适时对城市居民用水推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制度,强化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力度。鼓励用水单位采取节水措施,并对超计划用水的单位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居民住宅用水彻底取消“包费制”,全面实现分户装表,严格进行计量收费,实行阶梯水价、季节性水价与分质水价。
3.2节水型用水器具的推广应用
首先是根据全省的要求,在全镇范围内对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禁止生产和销售;设立规定期限,对公共场所和政府机构、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仍在使用的淘汰用水器具予以强制更换。积极宣传推广节水型的用水器具,提高其普及率。
要进一步加强节水型用水器具的研制和应用,制订标准,强化执行力度。要把好生产、销售、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保证节水型用水器具的广泛应用。间灌溉管理,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灌溉成本,充分利用灌区水土资源及灌溉工程设施创造财富,将对推行节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增强农业持续发展的后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佟保根,男,江苏市徐州市人,工程硕士在读,工程师,水利站长,专业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农田水利及农村水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