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农田灌溉小常识
一、坡地灌水管灌溉
管长150―200米,管径145毫米左右。多节管之间用变径法接连,这样能保证各段孔口流量均匀,使 水由管壁孔口流入坡地的灌水沟中。绳索控制灌溉这是美国研制的-种地面灌水系统。在田间高处安装1个直径为60厘米的竖井,以接来水并向输水管供水。在输 水管灌水方向一侧,开有供水孔。管内有1个受绳索控制的活塞,灌水时,活塞依靠水压由高到低依次打开出水口,将水放入灌水沟内。
二、地面浸润灌溉
此项技术是由日本推出的。灌水时,土壤借助于毛细管吸力自动地从含水的散发器吸水。当土壤含水量饱和肘,吸力变小,系统自动停止供水。由于系统散发器的流量仅为0.01克/秒,盐分无法以溶液状态存在,只会集聚于土壤表面,使土壤内的湿润区变为脱盐的淡水区域。因此,这一系统可采用盐水灌溉而不会导致盐碱化。
三、土壤灌溉
该系统由1个埋在植物根部、含半导体材料的玻璃纤维网,和1个埋在深层土壤中的石墨、铁和硅制成的极板组成。当作物需水时,给纤维网通人电流,使纤维网起到负极作用,于是土壤深层的水便在电流的作用下,从正极流向负极,从而被作物吸收利用。
利用地面灌水沟、畦或格田进行灌溉的方法。地面灌溉是古老的和最常见的灌溉方法,灌溉水引入农田后,在重力和毛细管作用下渗入土壤,田间工程设施简单,不需能源,易于实施,至今仍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缺点是容易造成表层土壤板结,水的利用率较低,灌水均匀度较差,用工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