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园地 > 科普知识 > 农业节水小知识

农业节水小知识

发布时间:2013-09-10 14:11:29     浏览次数:2482
省灌溉水有那些途径?
答:采用各种防渗措施和管道输水,再加上加强管理可以减少输配水损失。采用节水的灌水技术,如小畦灌、喷滴灌、水稻控制灌溉等可减少田间损失。采取节水灌溉制度和农业措施可提高水的产出量。以上措施都要硬件和软件相结合,才能效果更佳。
什么是工程节水灌溉措施?
答:凡是以工程形式达到节水目的的灌溉措施都称作工程节水措施,如渠道衬砌、管道输水灌溉、低压管道灌溉、喷灌、微喷灌等。
什么是农艺节水灌溉措施?
:农艺节水措施包括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如我国北方适当减少耗水量大的水稻、小麦等的种植面积;采用耐旱节水品种;加强耕作覆盖、塑膜覆盖等;推行节水灌溉技术等等。
                    农业节水灌溉有什么途径?
:农业节水灌溉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水利工程:包括旧灌区改造,加强渠系配套,完善建筑枢纽工程,渠道防渗,采用节水灌溉制度和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制定法规加强管理,按计量收取水费,充分利用降雨等。
 
2、农业措施:旱田选用优良抗旱品种,调整作物结构。采取覆膜保墒,桔杆覆盖保墒,深耕均衡施肥保墒等措施。水田实行“两旱整地”,“集中时间插秧泡田,集中放水”,推广抛秧技术,“浅湿灌溉”,“浅湿干”交替间断灌水技术等。
 
3、化学释剂节水技术。合理使用无毒的保水剂,如黄腐酸,复合包衣剂等,可喷洒、可拌种。喷洒叶面可抑制作物叶面气孔开张度,减少蒸腾,提高水分利用率。
 
                                     什么是农业喷灌技术?
答:喷灌是将灌溉水通过喷灌系统(或喷灌机具),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由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水滴状态,洒落在土壤表面,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喷灌比地面灌可提高产量15%一25%;灌水均匀度一般可达到80%一85%,水的有效利用率为80%以上,用水量比地面灌溉节省36―50%;喷灌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和作物,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小;可以提高工效2030倍;可提高耕地利用率7%一15%。但喷灌受风的影响大,34级以上风力时应停止喷灌。喷灌的蒸发损失相对较大。 喷灌系统组成:水源工程、首部装置、输配水管道系统和喷头等喷灌系统形式:管道式喷灌系统和机组式喷灌系统a:管道式喷灌系统:以输配水管网为主体,在我国使用比较广泛。b:机组式喷灌系统:结构紧凑,使用灵活,机械利用率高,单位喷灌面积的投资较低,在农业节水灌溉中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什么是农业微灌技术?
答:微灌是指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去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微灌可以非常方便地将水施灌到每一株植物附近的土壤,经常维持较低的水应力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微灌省水、省工、节能,灌水器的工作压力一般为50一150kpa;灌水均匀度高,可达80一90以上;增产、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但微灌系统投资一般要远高于地面灌;灌水器出口很小,易堵塞,敌对过滤系统要求高。微灌系统组成: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以及流量、压力控制部件和量测仪表等。微灌系统形式: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和渗灌。
1、滴灌
滴灌是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滴头,或与毛管制成一体的滴灌带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湿润土壤,滴灌灌水器的流量为2~12L/h。
2、微喷灌
微喷灌是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与毛管连接的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洒状湿润土壤。微喷头有固定式和旋转式两种。前者喷射范围小,水滴小;后者喷射范围较大,水滴也大些,故安装的间距也大。微喷头的流量通常为20~250L/h。
3、小管出流
小管出流灌溉是利用4mm的小塑料管与毛管连接作为灌水器,以细流(射流)状局部湿润作物附近土壤。对于高大果树通常围绕树干修一渗水小沟,以分散水流,均匀湿润果树周围土壤,小管灌水器的流量为80~250L/h。
4、渗灌
渗灌是利用一种特别的渗水毛管埋入地表以下30~40cm,压力水通过渗水毛管管壁的毛细孔以渗流的形式湿润其周围土壤。由于它减小土壤表面蒸发,是用水量最省的一种微灌技术。渗灌毛管的流量为2~3L/h.m

                       什么是小畦节水灌溉技术?
答:小畦灌溉是一种用临时修筑的土埂将灌溉土地分隔成一系列的长方形灌水畦的田间节水灌溉方法。它不仅使畦内受水均匀,可以实行定额灌水,节约水量,降低灌溉成本,而且能减少深层渗漏和土肥流失壤结构的破坏,有利于改土、增产。小畦灌溉节水技术,适宜现有各种农作物,经济作物、瓜果蔬菜及中药材的种植。不仅适宜自流灌溉、扬水灌溉,更适合于井灌区,是一项适应性广泛,群众容易接受,投工投劳少,简便易行,节水效果十分显著的节水技术。
                                                      
                                                          怎样做好旱育秧技术?
答:做好旱育秧技术的方法是:
1、做好晒种、选种、消毒和浸种等种子处理工作,消毒和浸种时间应在8-10天,以保苗齐、苗壮。
2、选好秧田,应选择灌排方便,避风向阳的菜园地、常年旱地或庭园做为秧田。
3
、做好秧床,秧床面积10×1.8米较为合适,先平整后翻耕三次以上。
4
、施肥要用腐熟的农家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耐旱能力。
5
、实行旱育秧,手插秧取掉打孔膜,适期早播,灌足底水,做到当天灌水,当天整地,当天播种,降低播量,手插秧每平方米播湿种子为200-300克,机插秧每平方米播湿种子为600克左右。
6
、控制浇水次数,旱育秧的核心使秧苗在接近旱田条件下生长,出苗后尽量少浇水。待早晚床上干燥、早晚秧苗叶片无水珠、或午间叶片因旱打卷三项指标出现一个时,要灌一次透水。一般播后10-12天灌第一次水,整个育秧期只灌2-3次水,有利于地下部生长,培育旱根。
7
、见绿就通风炼苗,控制叶鞘的生长。一般秧苗见绿(约有三分之一露土)就通风,刚开始先中午小通风,待到一叶一心后日出前打开薄膜,逐步加大通风量,阴天中午打开两个小时通风换气,但要注意早关床保温。
什么是膜上灌溉技术?

答:膜上灌水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基础上,结合传统的地面灌溉所发展的新式节水型灌溉技术,与传统的地面畦灌技术相比,一般可节水30-50%,节水效果显著。灌区适用的膜上灌水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
1、打埂膜上灌 畦田侧向构筑高20-30厘米的畦埂,其畦田宽0.9-3.5米,膜宽0.7-1.8米。根据作物栽培需要,铺膜形式可分为单膜或双膜。对于双膜,其中间或膜两边各有10厘米宽的渗水带。这种膜上灌水技术,畦田低于原田面,灌溉时不易外溢和穿透畦埂,故入膜流量可加大到5升/秒以上。膜缝渗水带可以补充供水不足。主要用于玉米田上。双膜或宽膜的膜畦灌溉,要求田面平整程度较高,以增加横向和纵向灌水均匀度。
2、膜孔灌溉 地膜两侧必须翘起5厘米高,并嵌人土埂中。膜畦宽度根据地膜和种植作物要求确定。双行种植玉米一般采用宽90-160厘米的地膜;穴播小麦采用宽145厘米以上地膜。作物需水完全依靠放苗孔供给,人膜流量为2-4升/秒。该灌水方法增加了灌水均匀度,节水效果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