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技术产品推荐 > 关于对加快徐州市区域供水建设的思考

关于对加快徐州市区域供水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09-12 14:22:34     浏览次数:4029

韩永红     

(徐州市水务局供排水处    221018

  :徐州市区域供水建设起步晚、推进难度大,本文从区域供水规划编制、推进地面水厂建设、统筹两大饮水安全工程入手,分析当前的主要问题,提出下步建议和思考。

关键字:区域供水;工程建设

区域供水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实现城乡统筹,彻底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乡镇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我省“十二五”末基本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97日省住建厅通报了我市城乡统筹区域供水规划实施和供水安全工作进展情况。我市从2006年开始进行区域供水工作,虽然我市各地做了一些工作,由于配套资金等问题导致我市区域工作进展缓慢。徐州市区域供水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下步建议及思考如下:

一、高标准完成区域供水规划的编修工作,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区域供水乡镇覆盖率

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苏办发〔201155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区域供水规划实施工作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93号)的要求,2012年我市区域供水乡镇覆盖率应达到55%,截止20126月底,我市才完成54个乡镇(含12个办事处),区域供水覆盖率达42.86%。远远没有达到省建设厅和我市各地签订的责任状的目标。由于前期工作没有完成,给后期的工作增添了较大的压力,在加上原有职能部门职责的调整,交接时没有交待清楚等各种因素,导致我市区域供水工作停滞。

2011年开始,从规划入手开始认真做好市区(含铜山、贾汪、经济开发区)和5县(市)的区域供水规划编修工作,目前各地已完成区域供水规划的编修工作,丰县、沛县、新沂市、邳州市已完成本级政府的审批工作,各地对照2012年底55%的考核目标重新调整了供水乡镇覆盖计划,按照基本工程建设程序做好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

从前三季度调查的情况来看,市区、铜山、贾汪、经济开发区、丰县、沛县、铜山、新沂、邳州市都按照年度计划,按照建设工程的基本程序,从项目的立项到项目的招投标,认真做好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截止930日,我市共完成12个乡镇的管网铺设任务,其中丰县1个,沛县1个,贾汪1个,铜山3个、新沂市6个,区域供水乡镇达到64个,区域供水覆盖率达到52%

二、加快推进地面水厂建设,努力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区域供水基础是乡镇管网建设,关键是地表水厂建设,地面水厂建设是推进区域供水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市各地主要还是地下水源为主要供水水源,远远达不到区域供水的需求,从“江苏省供水水质报告及监测系统”水质检测数据来看,我市睢宁、沛县、经济开发区地下水厂都存在不同的水质超标,o所在地的居民饮水安全带来了隐患,加快推进双水源建设,积极推进地表水厂建设和深度处理工艺刻不容缓,目前,全市各地把地面水厂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工作加以推进。作为今年市重点工程,徐州市区区域供水中心水厂(暨刘湾水厂扩建)工程, 227日开工建设,目前各项工作按照计划稳步推进中,计划2014年上半年建设完成,届时刘湾水厂的日供水能力将达到40万吨,基本满足主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铜山城区的用水需求;新沂地表水厂自2011年开工以来,已完成水源地划分、水厂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年底准备通水;沛县地表水厂2006年开工建设,由于建设资金问题2008年停止建设,201111月沛县政府对地面水厂经过评估以7100万元进行回购,目前已完成资产移交、土地使用证、取水口论证及取水许可、特许经营权许可等工作,正在筹措资金准备建设;邳州地表水厂已完成规划选址,正在进行招商。

三、立足现状,统筹两大饮水安全工程,积极做好区域供水工作

水务一体化后,水务部门负责区域供水的指导协调工作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目前一些乡镇还不具备和地面水厂的清水主干管网相连接,各地充分利用水务一体化的优势,把区域供水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结合起来,利用现有水源,对相邻的乡镇,按照区域供水规划的主要干管进行连接,使乡镇的管网建设改造工程与区域供水工程两大工程无缝衔接,为配合区域供水,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过程中所有管材和配件,都按照各地区域供水规划的技术指标要求配置。目前贾汪境内已完成的3个乡镇,互联互通工作,青山泉镇正在组织施工,力争年底前完成管网铺设任务,待区域供水总管到位后由各乡镇组织接通。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麻痹,责任意识不强“。十一五”期间,按照省建设厅和各县(市)、区签订的责任状,应完成通达乡镇52个,至“十一五”期末全市共完成通达乡镇29个。远远没有达到原有的目标,给后期的工作增添了较大的压力,在加上各地原有职能部门职责的调整,交接时没有交待清楚等各种因素,导致部分县(市)区域供水工作停滞。

为了加快推进我市区域供水工作的开展,市政府2次召开专题会议,漆市长就做好区域供水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我局对各地区域供水工程前期进展情况进行了检查,情况不是很理想,虽然各地都做了计划,但是由于资金、技术等问题,一些地方至今还停留在计划阶段,甚至一些地方2012年根本就没有乡镇敷设管网计划,更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只是一味的强调客观原因,没有查找主观因素。

(二)积极性不高,推进力度不够。区域供水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已明确地方政府是实施区域供水工程责任主体,但是个别地方政府没充分认识到这项民生工程的重要性,片面认为本地区地下水比较丰富,水质优良,使用安全,现有供水条件可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需求,以财政压力大、农村已实施农改水工程为由,实施区域供水工程热情不高,致使区域供水工作进展缓慢。

(三)任务异常艰巨,措施落实不到位。区域供水工作除投资大、周期长、回报低外,工作难度也很大,2011年省委省政府已将区域供水纳入《全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12年是主要考核年,苏北地区区域供水覆盖率要达到55%,而我市各县(市)区通水乡镇不等区域供水覆盖率悬殊较大,各地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完成省、市两级政府考核目标相差甚远。为了加快推进我市区域供水工作的开展,市政府于四月份召开了全市区域供水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现场观摩会,就有关区域供水实施方案和计划要求上报,但是到目前为止睢宁、邳州还没有上报,其他县区虽然上报但是还不能完成55%的考核目标。

实现区域供水城乡联网,基础在地表水厂规模化,关键在输配管网全覆盖。一些地方认为本地区地下水比较丰富,水质优良,使用安全,没有将使用地表水,建设地面水厂纳入区域供水重要工作,导致区域供水实施计划安排不科学、不合理,在管网建设方面分散、局部和低标准的现象。导致区域供水工作未能按计划推进。

(四)资金投入不足、工程建设滞后。虽然我市各地区域供水虽然已通达54个乡镇(12个办事处),区域供水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大部分乡镇还是依靠县城或中心镇进行辐射,从目前乡镇供水覆盖率来看,区域供水资金不足问题是制约区域供水工程实施的关键因素,从目前市区及各县规划情况来看,区域供水工程到2015年年底全市大约要投资43亿元。巨额投资还是给地方政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但是区域供水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当地政府,地方政府应该多渠道统筹相应的配套资金。

“十一五”期间,区域供水工程主要由各地供水企业来实施,由于投入资金较大,管线较长,管理维护困难,水费收缴困难等导致部分供水企业亏损,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将供水企业投资建设的区域供水工程省级“以奖代补”资金挪用,根本没有按照上级要求做到“专款专用” 导致供水企业也难以继续实施工程。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足,还是制约了区域供水工程实施,作为各地区域供水主管部门由于没有当地政府资金支持,虽然省级“以奖代补”主干管网补助资金从2012年开始提高到36%,但是由于投入资金巨大,还是没有办法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从而很难保证实施区域供水工程。

五、下步建议和思考

(一)加快组织市区区域供水建设。市区区域供水规划已经通过省住建厅审查,并已上报市政府。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按照市区区域供水规划,在加快推进乡镇管网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快水源工程建设,一方面积极做好顺堤河取水口北移工程,另一方面按照双水源建设的标准积极筹划骆马湖第二水源建设。对现有的地表水厂和在建的区域供水中心水厂加快提标改造的进度争取早日建成大市区区域供水工程。确保市区居民,邳州、睢宁部分地区早日使用干净卫生的饮用水。

(二)加大督查力度,推进区域供水工作的开展。从目前区域供水覆盖率来看,主要问题集中在县(市)、区,按照2012年苏北地区区域供水覆盖率达到55%的考核目标,结合各地区域供水覆盖的情况,将加大督查力度,严格按照市政府创建生态城市建设的考核目标,每月1-2次对各地区域供水工作进行现场督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省政府为了加快推进苏北地区区域供水工作的开展,“十二五”期间管网建设从2012年开始补助36%以上。我们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协助各地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配合各地多渠道争取区域供水工程项目的省级以上资金的补助工作。

参考文献:

1、《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2、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