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的安全生产责任管理
董国功
(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江苏徐州,221000)
摘 要:加强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提升项目安全的重要举措,对开启新阶段徐州水利高质量发展局面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责任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安全生产;标准化
1 引言
水利建设项目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是落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安全生产责任管理是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涵盖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确定、安全生产责任的细化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考核与监督等多个方面。本文将深入探讨水利建设项目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如何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管理工作。
2 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责任管理的重要性
2.1 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关键
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是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可以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到具体的人员,确保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2.2 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基础
安全生产责任管理为水利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有明确了各方面的安全生产责任,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从而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3 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水利建设项目通常涉及到复杂的施工工艺和作业环境,存在着诸多安全风险。通过加强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可以促使各责任主体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管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从而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安全生产责任管理是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有助于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3 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责任管理的主要内容
3.1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
1)确定安全生产目标
水利建设项目应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衡量性、可实现性、相关性和时效性。
2)分解安全生产目标
将确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层层分解到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各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后的安全生产目标应与各责任主体的职责相匹配,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3)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应与各参建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方的安全生产目标、职责和考核办法。各参建单位应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层层签订到项目部、班组和个人,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
3.2 安全生产责任的细化与落实
1)明确各层级安全生产责任
(1)项目法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项目法人是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项目建设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其主要安全生产责任包括: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组织开展项目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保障项目安全生产投入;组织制定并实施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
(2)勘察设计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勘察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其主要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在勘察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指导意见;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特殊结构的工程,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等。
(3)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施工单位是水利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其主要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组织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开展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报告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等。
(4)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对水利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其主要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项目法人等。
2)明确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根据单位内部组织机构设置情况,明确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例如,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技术部门主要负责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技术交底等工作;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等工作。
3)明确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根据各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职责要求,明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例如,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安全员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施工班组长主要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等工作。
3.3 安全生产责任的考核与监督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明确考核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考核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安全生产职责履行情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考核结果应与各责任主体的绩效挂钩,作为评优评先、职务晋升、奖金分配等的重要依据。
2)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考核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对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工作应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可靠。
3)加强安全生产责任监督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监督检查可以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定期检查等方式进行。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责任主体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4 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存在的问题
1)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淡薄
部分水利建设项目参建单位和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认识不足,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观念。一些单位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没有真正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些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存在侥幸心理。
2)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完善
部分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健全,存在责任盲区和漏洞。一些单位没有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导致安全生产责任无法层层落实;一些单位虽然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但责任书内容不具体、不明确,考核办法不科学,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3)安全生产责任考核不严格
部分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流于形式,考核标准不严格,考核结果不真实。一些单位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考核工作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一些单位在考核过程中,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现象,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进行整改。
4)安全生产责任监督不到位
部分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责任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力量薄弱,监督手段落后。一些单位没有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监督机制,对安全生产责任履行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一些单位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严格,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4.2 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水利建设项目参建单位和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观念。一些单位负责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工作;一些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熟悉、不遵守。
2)管理体制不健全
部分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的现象。一些单位没有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一些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法律法规执行不力
部分水利建设项目参建单位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执行不力,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一些单位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一些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存在安全隐患。
4)教育培训不到位
部分水利建设项目参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方式不灵活、培训效果不理想。一些单位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一些单位在培训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导致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
5 加强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责任管理的对策措施
5.1 提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1)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可以利用宣传栏、标语、海报、安全知识手册等形式,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安全知识;可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2)强化安全生产培训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知识等。培训方式可以采用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效果。
3)树立安全生产典型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树立安全生产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可以评选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对其进行表彰和奖励;可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经验交流活动,推广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安全生产经验和做法。
5.2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主体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项目法人是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项目建设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单位是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之一,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
2)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
3)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应与各参建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方的安全生产目标、职责和考核办法。各参建单位应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层层签订到项目部、班组和个人,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
5.3 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考核
1)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考核的内容、标准和方法。考核指标体系应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安全生产职责履行情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的内容。考核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考核方法应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2)加强考核过程管理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加强对考核过程的管理,确保考核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考核工作应按照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过程应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责任主体限期整改。
3)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各责任主体的绩效挂钩,作为评优评先、职务晋升、奖金分配等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批评和处罚。
5.4 加强安全生产责任监督
1)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监督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监督机制应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方面。内部监督主要由各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外部监督主要由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社会公众等负责。
2)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监督检查可以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定期检查等方式进行。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责任主体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3)提高监督检查水平
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提高监督检查水平,加强对监督检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监督检查人员应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掌握监督检查的方法和技巧,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同时,应加强对监督检查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6 结论
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的安全生产责任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水利建设项目的各个方面。只有加强安全生产责任管理,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加强安全生产责任监督,才能有效落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在实际工作中,水利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责任管理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水利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简介:董国功(1987-),男,江苏徐州,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务)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等工作,通讯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新安路9号,联系电话18811980087,电子邮件:8525777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