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杭运河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定位
郁义超
(徐州京杭运河不牢河管理处 221000)
摘 要:京杭运河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自开辟以后,对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的融合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以来,随着海运和铁路的兴起,受河流水系变化等各种因素制约,运河逐渐丧失了他应有的优势。建国以后,国家和沿线省市政府十分重视京杭运河的整治和开发利用,各个时期都投资兴建了一些水利交通设施,逐步恢复了京杭运河的多种功能。现在,徐州被国家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列为重点建设的特大城市,同时,沿东陇海发展带和淮海经济区相继被国家纳入规划层面,给我市沿运河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正确认识新形势对运河的现实要求和运河应发挥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项新课题。
1 我市运河及其沿线的概况
1.1徐州运河的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
徐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徐州的运河形成于元末;明、清时期因治理水患和贯通漕运需要,均对运河进行了疏通和改道,并开凿部分新河道;民国期间,在部分河段兴建了航运设施。建国后,国家和省市多次进行大规模治理,不断进行续建配套,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东调南下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该段河道的综合效益,现该河段已成为南水北调的重要输水通道之一,调水能力达到125立方米秒,排涝能力达到20年一遇,水运能力大部分已达到国家二级航道标准,成为具有灌溉、供水、排涝、通航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河道,也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输水通道和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东地区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对促进我省乃至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在,我市又对北区区划进行了调整,环境整治已经开始,市区码头整治搬迁正在实施,亿吨大港已开始建设,湖西航道扩建和市区运河综合服务区工程也正在实施。这一系列举措,将使我市的京杭运河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1.2地理区位优越,得天独厚
徐州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发达,是淮海经济区20个地市中规模最大、集聚辐射力最强的核心城市。
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电基地、长三角北翼重要的产业经济中心。辖区内京杭运河全长二百多公里,连接微山湖和骆马湖,是流经沿线城市中较长的一段,扼南北大运河之要冲,作为天然纽带,向南通东部沿海和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向北直接齐鲁和环渤海,和徐州境内的陇海、京沪、京福、霍连等铁路、高速公路网络相互交错,形成了以我市为中心的大十字架型立体交通,加之与境内、境外的其他河道及配套工程相互贯通,在我市境内已形成了以运河为主枢纽的三级控制、梯级水面、河湖相通、能灌能排的水资源网络和水上运输体系,对境外江浙沪水路运输四通八达。
1.3沿线资源比较丰富
徐州是江苏的老工业基地,境内资源除传统的煤炭、铁矿石以外,近年来电力、石膏、石灰石、大理石、板材资源开发比较迅速,发展的数量和科技含量有了明显提高。徐州境内特别是沿运河地区,多为平原,农业发展基础很好,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高粱、山芋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蚕桑、蔬菜和大蒜等。这为沿运地区各种产业、流通业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原材料基础。
落马湖和微山湖是我省著名的二大淡水湖泊,资源丰富、水环境优美怡人,是自成一体的天然水景观;马陵山已经是国家级风景区、艾山是近年来新开发的自然风景区,其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自然风光等独具特色,已经成为我市除两汉文化以外的重要旅游资源,成为周边游客观光旅游的好去处,且已初具影响。随着近年来水量和环境的改善,沛县微山湖境内和运河邳州以下河道水域广阔地段已自然形成大大小小的河滩地,星罗棋布,已自成一景,可谓“苏北千岛湖”。
我市运河沿线历史古迹比较厚重,古建筑、古城镇、古墓葬等分布众多,比较重要的有:“淮海第一关”石刻和大云禅寺遗址;茅村境内的多处古墓葬(群)、汉画像石墓等;荆山桥;梁城遗址;土山镇(千年古镇)、运河镇(沿线唯一以“运河”命名镇)及窑湾古镇(素有‘“黄金水道金三角”“和“苏北小上海”之称)等古镇人文历史丰富多彩。骆马湖边的皂河镇内还有国家级保护文物“乾隆行宫”(宿迁境内)。这些古迹有的保存完好,有的遗迹尚存、依稀可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旅游价值。此外,沿线各地的石刻、面塑、唢呐、烹饪饮食等民俗、戏曲、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也十分丰富,有的极富地方特色。
1.4沿线产业初具规模,特色明显
徐州历来就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电基地,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市区及沿运各县市形成了以豆奶、乳制品、酒类制造业为重点的饮料加工业,以专用面粉、营养强化面粉、优质大米为重点的粮油加工业,以畜禽肉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畜禽加工业,以浓缩果汁、天然果肉、低温脱水蔬菜为重点的果蔬加工业等各类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地方特色,且产值和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近年来,能源、煤盐化工、冶金、建材等为主导的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商贸物流旅游悄然升温,已涌现出一大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有的驰名海内外。其中落户徐州的江苏中能集团已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硅材料生产基地,徐工集团稳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徐工、维维、徐矿、徐烟 4 家企业进入全国企业 500 强行列。沛县依托微山湖和新城区打造临港工业园,铝加工、煤盐加工已形成规模,铜山境内的钢铁和日用玻璃制造业规模全省最大,新沂的化工和特种钢铁构件生产加工、邳州的船舶制造、板材制造和林木加工业、贾汪的水泥、睢宁的棉丝加工业等产业在我省和华东地区都具有较强的优势。
作为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近年来,徐州市强力推动商贸物流大项目建设,打造商贸物流业集聚区,全市商贸物流业发展快速。金鹰国际、金地商都、中央百大等年销售额过亿元的批发和零售企业近百家,成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着力建设“淮海经济区现代商贸流通中心”,徐州正在积极推动经济开发区生产物流、新城区生活物流、观音机场临空物流、九里综合物流、沿运河港口物流等五大物流基地建设,沿运的沛县、邳州、新沂等地也正在规划建设区域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
1.5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
我市运河沿线除市区外还有沛县、邳州二座县级城市和窑湾、运河镇、土山、利国等28个乡镇。除此以外,还有为数众多的港口、码头和乡村集镇。许多城镇和村临运河而建、依运河而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新城区的建设、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升级,许多国道、省道跨河而过,大大方便了交通运输和两岸间的地区沟通,加之市县间的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等的不断建成使用,缓解了两岸的交通制约,使我市的运河两岸和两端基本进入了一小时经济圈。随着招商引资、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乡镇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环境的改善,各类农业园、示范园、生态园、农家乐等农业观光旅游经济近年发展较快,成为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新载体。这些都促进了沿运各地在各方面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之间的认同感。当然,运河作为纽带为沿线城乡的交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6二次创业和新一轮改革对运河提出新要求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在全方位各领域都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文明社会、法治社会向前推进,近年来我国建设环保型社会、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向前迈出扎实步伐。为使经济社会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全社会范围内的二次创业时代即将到来,新一轮改革势在必行。二次创业解决的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要和自然和平共处,做到生态创业,要求对自然资源作有效开发和合理保护,这不仅对运河这条河道的整治开发利用,而且对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水利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不仅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要素,重要的是要向着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的更高层次对水资源、水工程的作用进行扩展。
1.7运河沿线广大干群对运河寄予厚望,氛围良好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旅游环境开发工作。在水利建设、河道整治、旅游开发工作中十分重视运河沿线文化古迹保护。新沂市经过多年努力,马陵山已成为我市较闻名的风景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窑湾和土山古镇已制定了保护规划,并投资对部分古建筑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邳州市近年来开发的艾山自然风景区已初具规模。其他有关县市也制定了旅游发展等相关规划,各级政府和群众对保护运河及沿线文化古迹的认识水平明显提高,不少地方的企业甚至国企积极关注运河的开发,有的还专门派人或组团前来实地考察我市运河资源和投资环境,特别对开发旅游项目热情高涨、寄予厚望。比如:窑湾古镇的“中宁街”、“西大街”已经有部分商家进驻,每逢节假日、春秋季节以上风景区和古镇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目前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山东微山县近年来各级已明显加大对微山湖、微山岛旅游的开发力度,效果十分明显。
2 存在的问题
2.1运河沿线发展的定位不明确,功能紊乱
运河不仅是供水通道、水运能力强,而且具有文化旅游、生态保护等综合功能。就目前情况看,我市运河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相互交错,杂乱无序,有的地方相互限制和影响。靠近市区的港口码头建设年代久远,档次低,规模小,经营货源品种单一,设备陈旧落后,污染水质和环境,与城市发展布局有矛盾,骆马湖多年来无序采砂现象比较严重,掠夺式开发资源,破坏湖泊水体,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微山湖以下的湖西航道功能一直较低,形成瓶颈,影响丰沛地区的水路外运能力。另外,各地码头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也存在重复现象。这些都说明我市沿运河地区的空间功能缺乏科学的发展定位。
2.2河道的治理和保护不适应社会发展各方面要求
我市市区段的运河开挖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整治后,虽然整个工程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但从供水和运输对河道要求的角度讲,这条河道的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多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基本上没有在河道整治上进行较大投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等各方面越来越对运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靠近或沿运河两岸堤防滩地上均没有纵向道路,跨河的生产生活用桥梁偏少,许多地方靠渡口过河,因此,沿线渡口较多,不仅造成两岸间生产生活交通不便,而且大大增加了社会安全压力。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受市场经济和利益的驱动,不少地方存在人为破坏河道设施和乱垦乱种乱搭乱建的行为,加之工程的自然损毁,造成不少地方的河段水土流失,河床淤积,生态破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道功能的发挥。
2.3沿线产业发展比较零散,层次低
由于受技术、设备、信息、资金及经济开放程度等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市沿运河地区的很多产业产品层次都比较低,以初级加工或提供初级加工产品或半成品为主,粗放式经营,科技含量低,缺乏名牌产品和名牌效应。传统产业煤炭、钢铁、纺织、建材化工等又耗能高,污染大,深加工和开发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新兴产业少,发展难,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市场竞争力。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大多处在农村,分布零散,有的采取家庭作坊式粗放生产经营,装备水平十分落后,高端深加工能力比较弱,无法形成专业化规模生产,浪费资源。
总之,我市沿运地区的各种资源已经形成一笔较客观的社会财富,开发已基本具备条件。目前,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已在沿线城市中轰轰烈烈地开展。运河申遗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能提高运河的整体价值,而且大大提升沿运城市形象,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市应加大运河的保护整治河开发力度,使之更好地发挥综合效益。从目前整个京杭运河的总体情况和我市境内河段现状来看,我市已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
3 发挥京杭运河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关键措施
3.1加强建设投入。建立投融资体制,多方吸纳资金,特别是对沿线的道路及生态绿化等涉及长远的基础设施。在充分发挥水运、供水等河道综合效益的基础上,完善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
3.2抓住机遇,加大开发力度。结合徐州港规划,大力整合资源。水运成本大大低于公路和铁路运输,应充分发挥我市运河运输能力强的优势,大力发展水运事业。大力推动集装箱运输等现代化、环保型经济要素的产生和发展。促进运河沿线的人流、物流,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真正使沿河一线形成一带。
按照规划,我市将着力打造五大产业(即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和商贸物流业和化工、钢铁、木材加工三大特色传统产业以及新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产业)和六大加工主导产业(即饮料加工、林木加工、棉丝加工、粮油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这些产业的兴起和壮大都会不同程度地对运河提出新的要求。
3.3科学规划。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由市统一领导,科学规划。我市运河跨沛县、铜山、贾汪、邳州、新沂等多个县市区,申遗保护与旅游开发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经济利益,需要许多部门共同努力。因此,政府要结合运河申遗工作,成立相应的专门领导机构,制定统一规划。坚持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河道规划要与我市的总体规划相对接,专业规划服从综合规划,长期规划要科学合理,既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又高标准、高品位。短期规划要切实可行,尽快拿出方案和措施投入实施。同时,政府要出台相关综合配套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开发。在生态绿化外难题上,可在河道沿线分段建设不同风格的绿化带,比如:桃花源、果园、自然生态区、经济林等等,林、果、桑、灌丛和芦草类统一规划。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整个河道沿线绿化逐步形成风光,成为绿色走廊、文化长廊、风光画廊。
3.4旅游业要分步实施,突出特色,打造精品,防止一哄而上。我市运河贯穿我市行政区域西北东南全境。由于受历史形成过程、自然条件、风土人情等因素影响,各地自然情况相差较大,比如旅游业,从目前看,微山湖、骆马湖周边条件较好,中间比较薄弱。因此,目前可以采取“开发两端,抓好两点,整治市区,逐步连线”的措施。具体办法:一是首先以微山湖、骆马湖为中心,适当向周边延伸,形成局部气候,即将邳州运河镇、中运河、骆马湖、窑湾、马陵山、艾山一线连成一片,以骆马湖、窑湾为龙头,带动东部;将沛县、微山湖、茅村、柳泉连成一片,并可延伸至山东济宁,形成西线。二是新建成的刘山、解台枢纽作为个别景点单独进行开发,建设集度假休闲垂钓于一体的娱乐中心,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绿化,使其成为独具风格和韵味的封闭式园林区。三是要结合目前市区段码头整治、北区环境改善工程,借鉴沿运城市的经验,对市区段河道参照市区黄河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形成市区段运河风光,使运河申遗保护、开发与我市的汉文化旅游连接起来。四是在此基础上,政府要加强对河道绿化、道路、游船码头等基础设施及项目的投入。目前,为尽快使两端湖区旅游点连接起来,政府有关部门可先投入部分资金购置必要的游船、选点建设停靠码头等,进行启动,吸引全社会的目光,以带动相关部门、单位和全社会的力量。
3.5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我市运河沿线的文物古迹、景点相当多,是我市的一笔不可替代的财富。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文物古迹已被破坏或失传,窑湾、土山等古镇的建筑和文化遗存具有相当高的保存价值,但损毁严重,亟需保护抢修。骆马湖是我市乃至全省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近年来采砂船不断增多,尽管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组织打击,但由于受暴利驱动,目前采砂船数量有增无减。这不仅破坏湖泊,而且严重污染了湖区水质,地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微山湖已被确立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但由于长期以来受边界矛盾、水质水量等各种因素影响,对湖区的资源开发比较严重,保护相对不足,昔日大规模的荷花已难觅踪影,各种鱼虾等湖产品的品种数量在不断减少,环境污染也不断加剧。因此,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开发的同时,应加大治理和保护的力度。特别是两湖还涉及到我市以外的市、县,有利益就有矛盾,必要时需加强合作和交流,才能在各方面达到较好的效果。
3.6加大宣传力度。要动员全市各种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对我市运河申遗保护、整体规划、法规政策措施、景点及风光等相关内容进行广泛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建设保护和开发大运河的氛围,特别要呼唤全社会对湖泊水质和文化古迹的保护良知,提高环保意识。同时,通过召开不同规模的文化研讨会、学术讨论会、举办风情书画展等方式,充分发掘各类民风民情和传统手工艺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关注程度、参与意识、保护意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整体推动运河各项保护与开发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