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进式生境演替技术在老房亭河黑臭河道治理中应用
范敬兰1,丁维程2
(1 徐州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徐州市,221018;
2 江苏天安永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徐州市,221000)
摘 要: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黑臭河道生态治理已进入攻坚阶段,本文以徐州市老房亭河黑臭河道递进式生态治理为案例,详述城市黑臭河道生态治理的关键技术体系――递进式生境演替技术,以及治理老房亭河的实际效果,该河道已稳定运行一年,生态系统稳定,该技术可适应大多数污染河道的治理,其推广必将产生很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流域水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李克强总理强调指出,水污染直接关系人们每天的生活,直接关系人们的健康,也关系食品安全,政府必须负起责任,向水污染宣战,以看得见的成效回应群众关切,推进绿色生态发展。
本文论述的是依据递进式生境演替技术治理徐州市老房亭河黑臭水体的实际案例,本项目实施运行近一年,其水体水质维持在地面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V类水的状态,且水体水质持续向好,生态系统稳定,河道生物多样性逐步体现。
生境即水域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所在的具体地域环境,生境内包含生物所必需的生存条件以及其他生态因素;生境演替即物种群体所在生态系统被另一种生态系统逐步替代的过程,黑臭河道的生态演替是通过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将水域生态系统由重污染系统向可持续良好生态系统的转化过程;递进式生境演替技术即通过环环相扣的生态治理技术,由底泥到水体,逐步改善污染区域生境,使得生境由污染系统向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转化,实现生态环境修复的目的。
2 项目现状
2.1项目状况
老房亭河是徐州主城区东部主要排洪河道,河道西起民祥园农贸市场西侧,向北向东至金龙湖入口,该河道跨越云龙区和经济开发区,全长约4.7km。该河道上游汛期是雨污合流的河道。
图2-1 项目区位置图(红线)
治理前,老房亭河上游周边小区排水均为雨污合流,尤其在非汛期,生活污水排入该河段,水质差,污染严重,恶臭难闻,严重影响到周围居民日常生活。三孔闸是该河道重要的污水节制闸。非汛期工况下三孔闸处于闭闸状态,阻挡污水进入老房亭河,经埋设在三孔闸西侧老房亭河北侧的市区主排污管道进入三八河污水处理厂;汛期遇降雨时,通过三孔闸开闸排涝,由于汛期雨水量大,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方式进入老房亭河。
房亭河是南水北调东线二期调水通道的复线,是京杭运河的一级支流,也是中运河西部地区的主要排水河道,老房亭河作为房亭河的一条支流,对其水体水质影响较大。2012年以前老房亭河沿线大小共20个排污口,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集贸市场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直排入河道,河道内水污染问题严重,河流水质较差,水质未能达到V类标准,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为彻底改善老房亭河水环境,改善沿河生态环境,促进人居环境质量提升,2018年两区政府对老房亭河排污口进行摸排封堵,在水体黑臭治理和水生态综合修复前,排污口封堵量达90%以上,在非汛期基本实现生活污水不进入该河道。
2.2治理前状况
2018年9月,省水整治办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我省黑臭水体整治计划清单中2016年度完成整治的56条水体及2017年度已完成整治的13条黑臭水体进行了现场调查及水质检测。
表1 徐州市老房亭河水质检测结果
样品序号 |
采样点位置 |
水质检测结果 |
黑臭判定 | |||
透明度(cm) |
溶解氧(mg/l) |
氧化还原电位(mv) |
氨氮(mg/l) | |||
1 |
明祥路开明市场边 |
16 |
1.5 |
-125 |
29 |
重度黑臭 |
2 |
云苑路 |
20 |
1.1 |
-270 |
29 |
重度黑臭 |
3 |
彭旅桥 |
20 |
1.0 |
-320 |
30 |
重度黑臭 |
4 |
汉源大道 |
30 |
2.5 |
-80 |
8.5 |
重度黑臭 |
5 |
入湖口 |
45 |
6.5 |
80 |
3.5 |
重度黑臭 |
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中,将城市黑臭水体分为“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两级,分级的评价指标包括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氨氮,分级标准见下表:
表2 城市黑臭水体评价分级标准
特征指标(单位) |
轻度黑臭 |
重度黑臭 |
透明度(cm) |
25~10 |
<10 |
溶解氧(mg/l) |
0.2~2.0 |
<0.2 |
氧化还原电位(mv) |
-200~50 |
<-200 |
氨氮(mg/l) |
8.0~15 |
>15 |
3递进式生境演替实施
3.1 “递进式”生境演替技术
“递进式”水生态治理技术是指通过水生态技术递进式治理,一步步解决对水体污染的根本元素,从而达到彻底治愈水体的技术工艺。所谓“递进式”是根据水体污染情况,从排污口及附近水域的污染控制,到主水体的底泥原位生态清淤、水体水质改善、藻相调控与微生态系统构建,再到生物操控重建生态系统,一层层、递进式把一个个污染关键元素通过技术工艺完全解决。它集成了生化协同、微生物控制及水生动植物操控等多项水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
“递进式”技术,以水体和底泥的曝氧式链式催化解毒技术为前提,以原位治理底泥为起点,通过地矿藻相调控及微生态激活工艺,创造出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存微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微生物“分解者”的功能,再通过生物操控技术完成生态系统的重构,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回到污染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轨道上。
时间:2012-02-23 11:05:29 浏览:4294 时间:2014-11-26 13:39:27 浏览:5010 时间:2020-03-27 16:03:36 浏览:3926 时间:2014-11-21 11:14:26 浏览:4030 时间:2022-12-30 10:34:56 浏览:2176 时间:2023-09-28 18:22:55 浏览:2718 时间:2014-11-26 11:12:16 浏览:4312 时间:2025-01-23 11:39:18 浏览:519 时间:2024-01-22 10:35:22 浏览:5075 时间:2024-01-22 14:54:37 浏览:2881
浅议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及效益分析
浅谈影响气相色谱系统的因素
环境法社会化: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法发展新命题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中的应用
丰县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措施
无人机在徐州市河湖“四乱”巡查的应用
镇生活污水湿地处理技术应用
胞外聚合物与膜污染的相关关系研究进展
徐州地区多年降水量分析
水利工程设施维护与保养的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