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论文 >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5-01-23 14:52:46     浏览次数:539

樊永明1,刘琦2

(1.徐州市鼓楼区河道管理处所,江苏徐州,221000;

2.江苏新创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

 

摘 要:随着水利工程的日益发展,维修养护成为确保其持续运行和性能的重要环节。然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水坝为例,对其维修养护进行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立健全维修养护管理制度、组建专业的运营维护管理队伍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等。本文的研究成果旨在为相关人员和工程提供参考,促进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提供了灌溉、发电、供水等基本服务,还在防洪减灾和生态保护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随着水利工程的运行时间增长,其维修养护问题日益凸显。例如,维修技术的滞后导致维修效果不佳,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维护工作的推进,同时设备老化也给维护带来了一定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创新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模式,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技术、资金和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以实现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福祉。

1.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重要性

1.1 保障工程稳健运行

水利工程如水坝、堤防、水闸等,承担着调节水流、防洪抗旱、供水灌溉等重要功能。长期以来,这些工程在不断的自然环境和工程使用过程中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设施磨损、腐蚀、变形等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维修养护,这些问题可能逐渐累积,最终可能引发工程设施的严重损坏甚至失效,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通过定期的维修养护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设施的隐患,确保其稳健运行,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2 延长工程寿命

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通常都是巨大的,而且其建设周期也相对较长。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维修养护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定期检查和及时维修,可以保持工程设施的良好状态,防止因损坏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对水利工程进行细致的养护工作,可以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设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对于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

2.1 在水利工程的养护中未能实现常态化的养护机制

定期的维护工作会对水利工程的运行起到有效的保证,因为做好定期的维护工作能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样就能及时的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但是在当下的水利工程的运行中这一模块的工作表现的并不是完善的,甚至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较显著的问题就是管理上的问题,管理机制的不完备使得一线的养护人员也不够重视水利工程的养护工作,在实际的养护环节甚至出现了应付的情况,有些工作人员在进行维护的时候只是做一些表面的检查,很难深入的发现水利工程中的细致问题,对于上层的管理部门来说,就不能及时的发现水利工程运行中的精准动态,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管控,这就导致水利工程的运行容易存在隐患的。

2.2工作人员配备方面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中,运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实施运营管理计划,能够让水利部门更好地了解到水利工程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计划,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在运营管理中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自身素质较差,导致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总体服务水平较低,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导致了工作人员配备不合理,此外,还有一部分地方的农民没有参加到农田的管理工作中来,使得农业管理工作的总体水平不能得到提高。

2.3 管理责任不明确

根据工程项目的管护特点,部分管理者虽然认识到项目运行维护的重要性,但是,受以往管理思想的影响,出现了项目维护责任落实不具体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在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改革之后,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并没有进行改革,导致部分水利项目归属于集体管理区域。这种情况的存在,增加了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而且,各个部门在具体工作落实中出现了权责难以界定的问题。如果水利工程出现隐患,无法及时对基础设施加以管护,就会影响水利工程项目的正常使用。第二,根据工程项目的管护情况,部分单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工程管护和维修工作不到位,无法发挥水利工程的运行管护效果,为行业的稳步运行及持续发展带来限制。

3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解决对策

3.1 建立健全维修养护管理制度

做好养护的具体管理制度,目的是让实际的养护流程更加科学。首先,结合以往的养护经验以及地质条件,做好养护经验的总结,另外还需要借鉴一些国外有效的养护案例进行融合,制定出合理的养护流程,这样在后续的养护工作中会进行有侧重的检查,能一定程度上节省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制定出配套的监管机制,因为一线养护人员的实际操作质量关乎养护工作的效果,所以还需要引入监管的环节对养护工作进行质量的核实,让养护人员能清晰的知道自己工作处于考核的环境中,这样养护人员也能增强一定的责任意识,这是保证水利工程能全运行的必要手段。此外,做奖惩的惩罚机制,一方面能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保证员工的工作质量,让养护的环节能按照施工标准进行。

3.2 组建专业的运营维护管理队伍

在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为了提升工程的运行和管护的总体成效,水利部门应当建立一支专门的管护队伍,确保各项管护工作能够稳步地开展。一般而言,在建立营运维修管理团队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及时更新管理者的管理观念。与目前水利工程的项目特点相结合,对管理者提出了要树立起正确的管理理念,并以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为依据,将工程项目的维护及管护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各项工作能够稳步开展,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的管护效果,满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二是在乡村地区,要积极加大水利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对水利建设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工作进行宣传,让周围的农户对水利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刻,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参与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来,从而提升对水利建设的监管和管理水平,减少水利建设的破坏。

3.3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岗位责任

有了标准才能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因为养护的人员严格的按照标准执行,不仅能让养护工作落到实处,更重要的是遵循规章制度还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出现,更是规范养护人员操作的准则,如何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因素的分析,按照水利工程的运行环境制定好泵站的安全管理机制,让制度的执行时能落到实处,而不是一纸文书。其次就是在执行规章制度的时候,要让养护的一线人员严格遵守每个养护的流程。比如养护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用具的佩戴,让养护工作人员能具备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的防护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另外就是要让监管的工作跟得上实际的养护工作,这么做的目的是强化养护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权责,才能在具体的养护中严格的遵循施工流程,确保泵站的管理助力水利工程的高效运行。

4.结束语

随着水利工程推出和普及,维修养护问题凸显。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和应用先进技术措施,加强管理体制建设,从而促进维修养护工作的高效进行;其中,建立健全维修养护管理制度,可以满足工程维护需求,提高养护效率。另外,组建专业运营维护管理队伍,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工作质量。通过这些对策,为水利工程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栋桥.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4):155-157.

[2]马晓辉.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9):215.

作者简介:刘琦(1987-),男,江苏徐州,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环境保护方面工作。通讯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淮海西路SOHO时代广场1130室。联系电话:15162170960,Email:6261071@qq.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