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论文 >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水利工程信息化应用分析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水利工程信息化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4-07-16 09:55:55     浏览次数:1034

 

侯振虎

(中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29)

 

摘  要:大数据技术具备数据量海量、较快的信息传输速度、数据类型多、数据有用性密度低、应用价值高等优点,将其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能够实现对海量水利工程相关数据的科学、快速处理,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有鉴于此,文章对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水利工程信息化应用展开研究,旨在推进我国水利行业信息化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应用探讨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有效地结合大数据技术来提高相关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在此过程中,企业单位应当明确相关工作开展的重点和要点,秉承精益求精、精益卓越的管理思想,在相关工作中融入数字化、信息化的管控内容,提高企业内部工作管理的效率。

1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问题分析

1.1对于顶层设计方面的完善度存在不足

虽然目前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推进,但仍旧在顶层设计方面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尤其是在自上而下的设计模式和工作模式中存在着最为显著的问题,并未针对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设计实行全面的把关,仍旧使用传统的领导管理模式,并未将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重点放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针对性设计方面。对于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而言,为了进一步提升其日常管理规划和方案设计的效率,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提升整体的设计工作效果,但因为顶层设计完善度不足,导致管理模式仍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下,很容易在各种外界因素的情况下,致使大数据的应用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直接限制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发挥。

1.2无法贴合行业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新的时期,水利事业不断的转型以及升级,因此在当前的信息化建设以及生态设计之中,包含很多新的业务,其中对生态的保护,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评价,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于水利事业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处理的方面,信息处理的效率较慢,信息深度不足等现象的出现,对于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工作造成的额外影响太多,不好对当前的水利事业发展进行把控,这也是当前信息化之中非常大的一个问题。最后就是对信息的深入挖掘不足,大数据之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只有不断提升对于信息的掌握,才可以有效促进信息的发展,因此信息挖掘是大数据的重点工作,但是在当前的水利工程信息化之中,对于信息的挖掘不足,这样就造成了当前信息化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无法深入进行控制,转而造成了当前水利工程信息化工作难以深入。

1.3协调平台的建设存在着缺失问题

协调平台是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可以对水利工程的运行信息进行统筹,并且对这部分信息进行集中的处理,尤其是在实际的进行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平台的数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对数据进行联系以及处理,通过这样的放肆,有效增强对于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保证了经验的累计,从而降低了资源的浪费。但是在当前的水利工程之中,缺乏这样的协调平台,主要的原因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平台的搭建是需要整个行业进行的工作,所有的环节都需要进行充分的保证,因此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当前的信息建设进行充分保证,这样才可以对信息进行统筹控制和管理,对于实际的工作来说,促进了当前的工作发展;(2)其次就是信息孤岛的问题,各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战,导致了信息的传递以及资源共享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策略探讨

2.1做好工作对接和拓展

随着当今基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引入大数据技术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首先,相关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能够使得整个水利信息化建设作业具备透明化、公开化的特征,因此,为了使得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平台更加具备数字化管理的效用,并且实现相关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稳定、高效地实施,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实现数据资料的更新和拓展;其次,只有具备完整、完善的数据资料库才能够使得整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能够与市场各项要素进行正确结合和对接,与各种数据进行融合。通过分析对比使得水利建设工程所开展的一系列管控工作具备针对性和侧重性。在建设2022年郎溪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提升项目时,我发现其中三座标准井建设与之前的工程有很多相同之处,通过调取我们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数据,通过同比、类比以及大数据分析,我们调整了建设方案,不仅节省一个月的工期,而且节省了近十万元资金。

2.2重视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的完善

水利水电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在结合行业内部优秀工作经验的前提下,需要对现有的制度体系做出进一步的完善,因此,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是对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硬件方面保证是基础,我建议更应该重视网络宽带的建设,更快更高的网速才是大数据的更本需求,这些都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2)需要得到领导的支持,尤其是在一些服务器方面,耗费的资金本身较大,因此只有得到公司决策层领导的支持,才可以进行后续的工作;(3)建立综合的管理系统,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当前的信息化进行配置,其中包括网络安全设计,信息化平台的基础功能,如信息的存储、查询、传输等功能。除此之外,需要对信息的挖掘,以及云计算等等功能进行有效的实现,这样才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以及易用性。

2.3重视建立起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一个综合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之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各部门各自为政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以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特点以及发展现状作为出发点,建立一个集成办公、经营、技术诸多模块的综合化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帮助各部门之间实现水利数据的上传、实时共享。通过应用综合化信息管理平台,能够在整合各项水利行业创业大数据信息的前提下,持续提高各项数据信息的利用率以及使用价值,确保各项经营决策能够得到完善且精准的数据支撑。

2.4对信息化建设制度进行优化

只有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开启精益化管理新模式,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确保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因此,我建议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尽快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培养一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分析师,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数据分析以达到实际运用效果。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平台也离不开软件和硬件的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将专业、强有力的硬件设施运用其中,还需要与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加强合作,进行密切沟通交流,大大提高软件的应用效率和应用安全性。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后,也需要努力提高网络安全环境,确保系统平台运行的稳定性,对软硬件的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平台整体信息的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并且需要对数据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提高大数据应用价值,确保管理平台全面优化升级。

3 结语

由于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因此在此过程中难免不会出现不利于工程项目正常开展的因素,而依托信息化技术,结合标准化、规范化的管控程序,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需求、特征,将每项工作以流程化、制度化的形式来实施和完善,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控因素给水利工程项目带来的风险隐患。因此,大数据技术的到来提供技术支持和促进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要求水利单位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要重视大数据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和系统建设,建立数据库,建立三维协同设计平台,努力提高新时期水利信息化建设人员的核心素质,以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瑞声.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08):96-98.

[2]廖志伟.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水利工程信息化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0):114-116.

[3]杨登国.刍议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J].珠江水运,2021(13):97-98.

作者介绍:侯振虎,男,本科学历,高级能源管理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利自动化、信息化等工作。通讯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鹏山路7号天印鸿图2栋9楼,联系电话:18652255151

相关文章